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学问,守住为政之本。进一步推进清廉学问建设,营造以学问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郁氛围,就要深入挖掘学问内涵,培厚清正清廉学问沃土;持续拓宽宣传载体,打造以廉育人学问阵地;不断丰富实践形式,弘扬持廉守正学问风尚,使清风正气浸润心灵、崇德尚廉蔚然成风,为全面建设清廉山西提供强大的精神学问支撑,为营造优良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筑牢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注入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在永不停歇的反腐败斗争道路上,推进清廉学问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是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免疫工程。习大大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鲜明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网站名称加强新时代清廉学问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实现“全面建设清廉山西”的重大目标,就要把加强清廉学问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建立清廉学问建设统筹协调机制,久久为功抓好落实,推动清廉学问建设实起来、活起来、热起来,努力打造持久风清气正的清廉山西。
深入挖掘学问内涵,培厚清正清廉学问沃土
学问是制度运行的基础。全面建设清廉山西必须把清廉学问作为基础和先导,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学问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坚持激浊扬清、守正创新,融通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学问、社会主义先进学问和红色学问,推动清廉学问串珠成链,立德润心,不断筑牢全面建设清廉山西的学问基础。
用中华优秀传统学问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大家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清廉学问精华,在历史学问中探寻清廉源泉,深入挖掘山西历史遗存、学问经典、文物古迹中的清廉思想、廉政故事,推动优秀传统学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清廉学问基因,夯实清正为官、清廉从政的思想根基。
用革命学问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山西是红色资源大省,蕴含着清廉学问建设的丰富资源,必须充分加以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要传承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用足用活山西革命学问资源,进一步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在红色教育中传承党的清廉基因。围绕党史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深入挖掘革命先辈的清廉事迹和崇高品格,大力宣传党员干部清廉为民事迹,充分发挥革命英雄、建设楷模和时代先锋的示范、引领作用。
用社会主义先进学问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学问土壤。自觉把握和运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丰富发展清廉学问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清廉等价值观,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清廉自律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逐步实现从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的境界升华。
持续拓宽宣传载体,打造以廉育人学问阵地
阵地建设是开展清廉教育、传播清廉学问的重要方面。不断延伸清廉学问触角,拓展学问浸润空间,既要靠有形的载体推动清廉学问接地气、求实效,又要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扩大清廉学问的覆盖面和辐射面。要把清廉学问阵地建设纳入公共学问服务总体布局,坚持“线上+线下”阵地融合发展,营造“立体式”清廉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宣传,让清廉学问触目即知、触手可及。
建好清廉教育示范基地。培育清廉学问场所,用好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公共学问机构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与城乡环境相协调、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清廉学问景观。发挥于成龙、裴氏家训等廉吏廉政学问资源优势,提升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右玉精神展览馆、平顺西沟展览馆等廉政教育基地展陈质量,运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资源,开办红色清廉学问专题展览,打造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清廉学问教育阵地,讲好清廉故事,宣传清廉思想,建设对外清廉学问交流窗口。
创新清廉学问传播模式。要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创新清廉学问传播机制和载体。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声、同步发力,将传统媒体的严谨性、权威性同新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有效整合。统筹运用各类新媒体新技术广泛宣传清廉学问,积极运用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加强清廉学问网络内容建设。推动清廉学问资源数字化,建设网上清廉学问展馆。办好“好干部在线”“三晋先锋”等网络学习平台清廉学问专题专栏,搭建清廉学问共享平台,建设作品库、人才库,为新时代清廉学问建设注入新的传播活力,在全社会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浓厚氛围。
不断丰富实践形式,弘扬持廉守正学问风尚
依托山西底蕴丰厚的清廉学问资源,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进一步在拓展表现形式、创新宣传手法、丰富学问活动等方面下功夫。通过一系列靶向施策的“廉政套餐”,增强清廉学问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清廉学问对全面建设清廉山西的重要作用,让清廉学问“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新时代山西的风尚和名片。
加强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让清廉学问“实”起来。以习大大总书记网站名称党风廉政建设、清廉学问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发挥党校、高校、社科院等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作用,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深度挖掘山西清廉学问鲜活实践和重要成就,加强清廉学问理论研究及宣传推广。既要宣传好大家党反腐败斗争的理论依据、历史成就、实践经验,又要讲清楚中国反腐败治理背后的价值理念、制度基础和学问根源,讲好清廉山西故事,增强清正清廉的学问自觉和学问自信,展现出山西理论研究工作在清廉学问建设中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
丰富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让清廉学问“活”起来。清廉学问要有生命力,必须不断更新传播理念,创新表达形式,积极打造符合群众需求的清廉学问产品。要继续深入梳理、挖掘传统学问、红色资源中的清廉元素,以可听、可视、可感、可触的传播形式加以立体展现,组织创作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精品力作,阐释清廉学问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传递出对风清气正的称颂和清廉奉公的褒奖。通过清廉书画、清廉展览、清廉晋剧、清廉景观等喜闻乐见、易于传播的学问形式,打造山西清廉学问品牌特色,把清廉学问沉到基层,让清廉思想深入人心。
拓展群体教育和学问活动,让清廉学问“热”起来。持续推进清廉教育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村居、进家庭,使广大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受到清廉学问的熏陶。根据不同层级、不同人群,分类施教、因人施教,依托教学活动、宣传报道、文艺熏陶等多种鲜活形式,开展系列清廉主题活动,如红色家风传承活动、集中警示教育活动等,发挥清廉学问价值导向、行为约束、环境净化等显著功能。不断健全清廉学问常态化长效化终身教育机制,通过一点一滴长期浸润,增强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清廉学问建设的意识,推动清廉学问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形成清廉建设“一盘棋”格局,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全面建设清廉山西是时代所趋、事业所需、民心所向。要坚决落实全面建设清廉山西的重点任务,持之以恒致力清廉学问建设,进一步凝聚强大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为营造优良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筑牢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注入不竭的源泉和动力。